熒光磁粉磁懸液濃度的確定及其參考標準
發布時間:2022-02-21 點擊次數:89次
熒光磁粉磁懸液是利用磁粉和分散劑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磁懸液,噴灑到磁化工件的表明來檢測工件的缺陷。
每升磁懸液中所含磁粉的重量(g/L)或每100mL磁懸液沉淀出磁粉的體積(mL/100mL)稱為磁懸液濃度。前者稱為磁懸液配制濃度,后者稱為磁懸液沉淀濃度。
磁懸液濃度對顯示缺陷的靈敏度影響很大,濃度不同,檢測靈敏度也不同。濃度太低,會影響漏磁場對磁粉的吸附量,導致磁痕不清晰,使缺陷漏檢;濃度太高,會在工件表面滯留很多磁粉,形成過度背景,甚至會掩蓋相關顯示。
因此,無損檢測從業人員在磁粉檢測中必須按照規定配制濃度適宜的磁懸液,才能得出更清晰準確的檢測結果。
熒光磁粉磁懸液濃度有兩種,一種是配制濃度,因為大多數的磁懸液是一次性使用,采用配制濃度,方法簡單實用,磁粉用量明確。另一種是沉淀濃度,考慮到一些工件在固定式探傷機上檢測時,磁懸液可循環使用,所以規定了沉淀濃度。
在檢測中,除了以上標準的規定,我們還可以參考以下推薦:
1、磁粉探傷-橡膠鑄型法,非熒光磁懸液的配制濃度推薦為4~10g/L。
2、對光亮的工件,應采用粘度和濃度大一些的磁懸液進行檢測。
3、對表面粗糙的工件,應采用黏度和濃度小的磁懸液進行檢測。
4、對細牙螺紋根部缺陷的檢測,應采用熒光磁粉,磁懸液配制濃度用0.5g/L。
我們在進行磁粉檢測時,除了要按照規定配制濃度適宜的熒光磁粉磁懸液外,還要注意對使用中的磁懸液的濃度進行測定(沉淀濃度)。